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历史文化路线
党建思政路线
廉洁文化路线
专业特色路线
校园风光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2-07-18
刘耀光院士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耀光院士团队在植物学新刊Plant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8.625,生物1区)发表了题为“Rice OsUBR7 modulates plant height by regulating histone H2B monoubiquitin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plc.2022.100412)。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单子叶植物基因组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株高作为农作物抗倒伏和高产育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水稻半矮秆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完善水稻株高发育的分子机理和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水稻半矮秆突变体osubr7以及相关基因OsUBR7,该基因编码一个单泛素化修饰组蛋白H2B(H2Bub1)的E3泛素连接酶。H2Bub1是染色质中组蛋白的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
2022-07-12
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开发新一代高效DNA组装系统 TGSII-UNiE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21=13.263,生物学/工程技术1区)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assembly of long DNA fragments and multiple genes with improved nickase-based cloning and Cre/loxP recombin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3882),利用特异核苷酸序列引导的缺刻酶介导的DNA组装与Cre/loxP重组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的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大片段DNA克隆与多基因叠加系统TGSII-UNiE。 功能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分子农场的应用、复杂性状的遗传改良以及代谢工程操作等,都涉及到DNA大片段(LDNA)的克隆和多基因的组装。尽管目前已有多种DNA组装技术,如Golden
2022-07-11
王浩教授团队揭示自噬在调控拟南芥花粉管极性生长和育性中的重要功能
2022年7月4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浩教授团队在《Autophagy》 (2022 IF:13.391) 上发表题为“Autophagy and its mediated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maintain pollen tube growth and male fertility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在拟南芥花粉管生长和雄性生殖过程中,自噬在介导线粒体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的调控生物学功能。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也参与调控植物生殖和育性,其中包括雄性配子体形成和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等。快速且极性生长的花粉管负责介导和运输两个精细胞至子房并释放,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功能。花粉管的快速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降解胞内储存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花粉管可持续获得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与能量。但是,自噬是否参与并调控了花粉管生长以及它在植物受精过程中发挥怎样的生物学功能都尚未被研究和揭示。 该研
2022-07-04
黄国文教授团队研究获《鄱阳湖学刊》大篇幅介绍
近日,《鄱阳湖学刊》(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全国首家综合性生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期刊、EBSCO学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生态学术名家”栏目中出版了“黄国文专辑”,主要介绍黄国文教授团队在生态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该专辑有5篇文章,占了该期(2022年第1期,总第76期)超过三分之一(44页)的篇幅。 生态语言学是上世纪70年代后慢慢发展起来的,是探讨语言与生态问题的交叉学科。我校黄国文教授自2016年以来在这个研究领域努力耕耘,并带领着一批关注语言与生态问题的学者在中国推动生态语言学研究;他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生态语言学著作《什么是生态语言学》(2019),他多次强调生态语言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生态取向,提出的“和谐话语分析”分析框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国际生态语言学学会召集人(主席)、英国格罗斯特大学生态语言学教授阿伦·斯提比(Arran Stibbe)多次提及和评论和谐话语分析框架,并认为“和谐话语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生态语言学走遍世界,并根据它所到达的地方的文化、哲学和生态进行重新改造。”黄国文教授是国际生
2022-06-24
王清文教授团队在木质素基功能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我校生物质工程研究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王清文教授带领的生物质材料·家居工程团队在木质素基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Water-Induced Self-Assembly and In Situ Mineralization within Plant Phenolic Glycol-Gel toward Ultrastrong and Multifunctional Thermal Insulating Aerogels”(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0755)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上。 生物质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气凝胶具有极佳的保温隔热能力以及绿色可再生特性,因而在节能工程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机械强度低和环境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发展。木质素是一种产量大,具有复杂芳香骨架结构的植物聚多酚,表现出诸如高的分子“刚度”、良好的疏水性以及优异的耐热性等极具吸引力的天然属性。由于木质
2022-06-20
刘应亮教授团队在纳米领域权威期刊Nano Letters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我校材料与能源学院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应亮教授团队在碳点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arbon Dots in Hydroxy Fluorides: Achieving Multicolor Long-Wavelength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nd Excellent Stability via Crystal Confinement”(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0603)为题发表在纳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材料与能源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梁萍和研究助理郑义浩(2019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庄健乐副研究员、刘应亮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黄维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兴的碳基发光材料,在发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近年来,CDs的室温磷光(RTP)性能备受关注。一些现有的策略已被用于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CD
2022-06-20
我校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我校农学院、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金晶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影响因子8.34,生物1区)发表了题为“Small EPIDERMAL PATTERNING FACTOR-LIKE2 peptides regulate awn development in rice”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c278)。 多肽分子调控细胞间的信号,在生物的形成以及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植物细胞间的相互交流也是通过大量的信号分子。最近的研究已揭示了植物多肽激素参与细胞与细胞间的短距离信息的沟通交流,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许多生命过程。其中,EPF/EPFL 家族基因所编码的多肽激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多肽家族,参与调控气孔、颖花和芒的发育。然而,水稻EPF/EPFL家族的成员及其功能尚待鉴定。 芒是重要的驯化性状。Kasalath属于aus稻,其表现为长芒的特性。该研究以Kasalath为受体材料,利用CRISPR/Cas9技术,系统性探索了水稻中EPF/EPFL家族小肽成员在水稻芒
2022-06-17
我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辣椒)三维染色质结构与基因组功能及进化的关系
辣椒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也是重要的调味料作物。我国辣椒生产和消费量居全球之首,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产量4000多万吨,辣椒及其相关制品年产值近900亿,是我国创收最大的蔬菜作物。辣椒的种质资源丰富,性状遗传多样,常规栽培种有5个,已报道的辣椒属野生种有30个以上。其基因组庞大(超过3G),结构复杂,开展辣椒基因组学研究有利于其种质资源利用以及分子设计育种。 6月16日,我校园艺学院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5年影响因子15.8,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The 3D architecture of the pepper genom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function and evolution” 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112-x)。该论文以我校辣椒课题组培育的优良辣椒自交系59号为材料,首次报道了辣椒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三代拼接参考基因组,并通过整合高分辨率Hi-C图谱与表观组、转录组以及遗传变异数据
2022-06-13
徐汉虹团队首次报道作物中杀虫剂转运蛋白基因
病虫害大都在农作物的特定部位为害,如果施用的农药能够精准积累分布在病虫害为害部位,则可以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智慧、精准、轻简、和谐的植物保护。充分挖掘和调控作物转运农药的基因,创制以农药利用率为种质特征的作物新品种,实现种业与植保相结合的颠覆性技术突破,是安全、轻简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 褐飞虱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取食水稻韧皮部汁液。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嗪作为种衣剂被广泛运用于水稻褐飞虱等害虫的防治。鉴定水稻中噻虫嗪的转运蛋白基因功能,调控药剂向害虫取食部位积累,提高噻虫嗪的有效利用率,对于实现稻田农药减量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我校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汉虹与林菲课题组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上发表题为“An amino aci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 (OsATL15) facilitates the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of thiamethoxam in rice for controlling the brow
2022-06-07
李雪萍教授课题组揭示MaABI5-like在ABA诱导粉蕉果实耐冷性的作用机制
粉蕉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特色蕉,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Ren et al., 2013)。粉蕉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很容易成熟软化和腐烂变质,不耐贮运。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长粉蕉果实的保鲜期。但是,粉蕉果实对低温较为敏感,生长过程遇到低温天气或贮运温度过低(低温胁迫)都会引起粉蕉果实冷害(果皮褐变)及后熟障碍(果肉软化异常)(Song et al., 2019; Song et al., 2022; Lai et al., 2022),严重影响粉蕉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ABA处理可有效缓解粉蕉果实的冷害症状及后熟障碍(Song et al., 2022)。但是,关于ABA缓解粉蕉果实冷害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 6月3日,我校园艺学院李雪萍课题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影响因子6.793,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ole of MaABI5-like gene in abscisic acid-induced cold tolerance of ‘Fenjiao’ banana fruit(ht
2022-06-01
黄国文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等期刊发表四篇论文
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黄国文教授团队先后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研究领域的三个知名期刊发表四篇论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 Ecology(SCI,JCR Q2,影响因子3.716)发表了两篇论文:(1)“The application of landsenses ecology in language carriers”(链接:https://doi.org/10.1080/13504509.2021.1920062),(2)“Advancement trajectory of emerging landsenses ecology for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链接:https://doi.org/10.1080/13504509.2022.2075483)。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SCI,JCR Q1,影响因子3
2022-05-27
王俊教授团队在纳米塑料毒性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校海洋学院王俊教授课题组在水资源与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Water Research(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1.236)在线发表了题为Di-(2-ethylhexyl) phthalate exacerbated the toxicity of 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through histological damage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freshwater 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8608)揭示了纳米塑料(PS-NPs)和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对大口黑鲈的毒性效应。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海洋学院王俊教授,第一作者为海洋学院2021级博士生廖洪平。 研究发现,大口黑鲈在喂食纳米塑料21天以后,PS-NPs在肠道组织中积累,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的摄食率和生长率,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大口黑鲈的肠道和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PS-NPs和DEHP共同暴露增强了组织损伤
2022-05-19
黄国文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发表论文
日前,我校外国语学院、生态语言学研究所黄国文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JCR Q2)发表论文“Assessing ecological literacy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linguistic ecology: a case study of Guiyang City, China”(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6-021-16753-7),黄国文教授和我校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其博士生哈长辰为第一作者。 ESPR是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广泛关注环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最新影响因子为4.223(5年影响因子4.306)。 该论文基于语言生态学的研究框架,聚焦生态素养水平的评估与应用;在为生态素养水平构建五个维度的评估框架基础上,以我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之一的贵阳市
2022-05-18
祝钦泷研究员与刘耀光院士系统总结植物分子农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祝钦泷研究员与刘耀光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IF2020=19.536,工程技术一区,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排名3/159)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farming using transgenic rice endosperm”的综述论文(论文链接地址:https://doi.org/10.1016/j.tibtech.2022.04.002)。该论文系统总结了水稻胚乳作为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对分子农场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如何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利用水稻胚乳为代表的植物分子农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植物表达系统具有低成本、可扩展、安全且环保的特点。传统分子农场,就是利用常规基因工程方法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生产各种重要的生物医药的目标产物。由于不同于一般的以微生物或动物细胞所生产的蛋白药物,分子农场所生产的医用蛋白质没有人类病原或微生物毒素等安全顾虑。近期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了世界首个植物来源的新冠病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9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
/
36
跳转到
学校要闻
2025-04-19
华南农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025-04-18
聚焦OBE理念落地 共话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举办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教师专场研讨会
2025-04-18
学校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三农’问题与农业高校的使命”
2025-04-18
我校联合星海音乐学院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二期)
2025-04-18
学校举办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媒体华农
2025-02-27
【微言教育】高质量启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调研座谈会召开
2025-04-17
【新华网】创新领航者|华南农业大学薛红卫:交叉融合多学科优势 培育新农科人才
2025-04-15
【光明日报】华南农业大学举办“英雄花开英雄城 红色基因护国安”主题文艺汇演活动
2025-04-14
【南方+】全国50%饲料鳜产自三水!“无抗养殖 + 中药防疫”解码鳜鱼产业领跑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