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2022-03-25
    3月24日下午,中国农工民主党华南农业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第五次党员大会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召开。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启德,校党委副书记邓国安,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运东出席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农工党华南农业大学总支部第四届委员会主委倪根金所作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元冬娟、刘小平、杜冰、杜金沛、陈玉生、禹筱元、姚红兵(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等7位同志为农工党华南农业大学第五届总支部委员。经第五届总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杜冰为主任委员,禹筱元、陈玉生、元冬娟为副主任委员。新当选的主委杜冰同志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学校事业迈上新台阶、全面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和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工党力量。邓国安代表学校党委肯定了农工党华南农业大学总支部委员会多年来的发展成绩,并对新一届总支及领导班子提三点希望:一是要着力深化政治思想建设,持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要把理论学习与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新成员的培养和发展,
  • 2022-03-25
      为落实广东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推进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3月24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3楼西会议室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动员部署会,校长刘雅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仇荣亮主持。  会上,刘雅红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是我校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要准确把握广东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重大意义,协调联动加快推进重组工作。刘雅红对重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抢抓机遇,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上有新的突破;二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联系,主动与合作共建单位沟通协调,将重组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发挥学院(研究院)的主体作用,主动谋划,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做好重组工作。  仇荣亮指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准确理解《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要求,科学制度实施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工作合力,按学校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力推进重组工作。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兽医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工程学院、食品学院和生物质工程研究院等单位主要负责
  • 2022-03-24
      3月22日,国家科技特派团在广西河池凤山县召开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启动工作会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科技特派团中草药(八角)产业组长、我校食品学院教授杜冰,油茶产业组成员、我校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奚如春以及相关产业体系团队成员,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会上,杜冰及团队成员表示,将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团的综合技术优势,加强与帮扶地区的对接沟通,梳理中草药(八角)主导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并重点围绕良种繁育、科学种植、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拟定科技帮扶计划,以科技技术优势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奚如春表示,作为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他将围绕凤山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针对产业需求与瓶颈问题,重点开展好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油茶优良品系筛选引进、技术人员培养等工作,助力凤山县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凤山境内林产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杉木43万亩、油茶35万亩、八角22万亩和核桃33.96万亩,是广西主要的八角产区和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该县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精深加工技术仍然存在短板,亟需专业技术力量支持。我校科研团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将充
  • 2022-03-24
      为贯彻落实春季学期党委扩大会议暨新学期工作会议的部署,推动学校“争创一流”工作,着力解决学院发展及学科建设相关问题,3月23日,校长刘雅红率队到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副校长温小波、钟强参加调研。  在调研座谈过程中,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主要负责人围绕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汇报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温小波、钟强提出了意见和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提出的问题分别作了回应,就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发展及如何“争创一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刘雅红肯定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如何解决学院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学院下一步工作推进提出了要求。她强调,要在高标准建设作物学科的同时,不断推动学校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学院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院资源、聚焦学院特色优势,明确学院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一是要加强党建引领,在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学院
  • 2022-03-22
      为扎实推进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探索高层次农科人才培养的华农模式,服务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我校开设“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开班典礼于3月22日上午在农学院109报告厅隆重举行。校长刘雅红出席开班典礼,副校长邓诣群主持仪式。  “新农班是对学校一百多年卓越人才培养经验的传承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担当的时代答卷。”在开班典礼上,刘雅红围绕“如何成为更杰出的拔尖人才”,对“新农学”创新班的同学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勇于担当,肩负起“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历史重任,主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努力攻克种业“卡脖子”技术等难题;二是要强本领,激发潜能、开拓视野,把追求卓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续写“一门三院士”“一届多院士”的佳话;三是敢于创新,志存高远,要打破思维定式、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努力成长为拔尖创新学术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刘雅红为首届“新农学”创新班授班旗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最后,刘雅红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勉励全体“新农学”
  • 2022-03-22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近日,副校长邓诣群带队到食品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等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专项调研。  调研中,学院(部)党政负责人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本单位整体情况,结合调研主题,重点汇报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情况、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及需要学校给与的相关支持。  邓诣群就学院(部)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回复,并就今后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希望各单位对标“双一流”建设,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群策群力,共同构建起高水平且具有华农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及系主任、教师代表等一线教学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负责人就问题进行了回应。  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调研。(文图/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
  • 2022-03-21
      近日,2021年广东教育好新闻评选结果公布,经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定,共评选出一等奖61篇,二等奖96篇,三等奖150篇。我校报送的新闻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广东省教育厅每两年举办一次广东教育好新闻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我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引导教育战线新闻宣传工作者、各媒体教育线记者积极采访报道新时代广东教育好新闻,传播新时代广东教育好声音,弘扬新时代广东教育正能量。自活动启动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各普通高校及相关媒体积极参与,共收到作品950余篇。获奖情况序号标题奖项1送别袁老!华农人将继续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好”一等奖2圈粉!华农最美“农机人”荣获这两大荣誉称号二等奖3未来,“无人”种地!罗锡文院士团队展示“无人农场”技术,实现“耕种管收”全覆盖三等奖4足迹遍布19省66县市!华农蚕桑专家十年做好一件事三等奖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委宣传部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聚焦“争创一流”,贯彻“以师生为中心”理念,把镜头对准师生、把版面留给师生,挖掘师生团队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典型案例,努力讲好华农故事,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华
  • 2022-03-21
      3月18日上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在线辅导答疑活动”。我校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设立分会场,通过网络直播收看答疑活动。  本次答疑是在新一轮审核评估即将在全国全面推进的时间节点上举办的一次活动,是以科学制定“十四五”评估计划为切入口,促进各地各校全面深入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思想理念,制度设计核心用意,合理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以评促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答疑直播会上专家所作的八个专题报告,分别聚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范唯简要全面地介绍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总体进展情况;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处长魏欢从国家政策方面解读了审核评估实施政策的背景以及印发“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考虑;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作为方案研究的核心专家,对照方案的思想理念及核心用意,为大家解读了“两类四种”评估分类在以评定向促特色发展方面的总体设计和考虑;上海交通大学等四所试点高校的校领导分别分享交流如何选择评估类型、把握评估重点以及选择该评估类型对学校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分享交流如何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本省高等教育实际,做好
  • 2022-03-21
      日前,河源市和揭阳市科学技术局分别发布了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名单,我校共有34个团队成功入选,其中河源市24个, 揭阳市10个。团队将重点帮扶河源市和揭阳市34个贫困镇,分别围绕水稻、食用菌、猕猴桃、油茶、水产、生猪等产业,驻镇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成果转化等“三农”科技服务,积极为两市的乡镇产业发展与振兴提供华农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特派员是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国家服务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施以来,广东省科技厅全面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扶901个重点乡镇全覆盖,选派901个团队,2815名农村科技特派员,组团式帮扶对接901个重点帮扶镇和巩固提升镇,深入乡村腹地,助力科技兴农。为落实相关工作,我校科研院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布局组队,协同发力,瞄准地方产业精准服务,多方共赢。特别是在科技特派员选派上科研院主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升服务能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上进行选派,建设一支业务精、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扎根基层的农村科技大军。目前我校已有61个团队入选广东省科技厅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
  • 2022-03-19
      3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王斌伟,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刘雅红带队到学校各出入口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钟仰进,副校长、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杨运东参加检查。  在学校西南门、南门、东北门和西门,王斌伟、刘雅红仔细检查了车辆、人员进出的管控情况,并向保卫人员、青年防疫突击队成员等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教职员工表达了关心慰问,叮嘱各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王斌伟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全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堡垒。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防联控,抓实做好精准防控,从严从紧做好人员入校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各个环节工作落实到位,全力守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平安稳定。   党政办公室(研究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保卫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总务部、校医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检查。(文图/费思迎)